近來在聽阿杜的老歌
你有多久沒有看過那片海
你到現在對自己究竟多明白
總是不服輸,永遠要比別人快
在你前方是否有你要的未來
想到我們的過去,都讓人感慨
希望所有好朋友都能站起來
日前看到省商務廳公示,演達大道港惠商圈入選第二批廣東省級示範特色步行街(商圈)。
可以說,港惠能入選省級示範特色商圈,真的給疫情後期壓力巨大的惠州長了臉,捍衛了珠三角老五的尊嚴。
但在高興之餘,忽然想到——這不是評選特色步行街+商圈的嗎?
怎麼只有商圈,沒有步行街的影子呢?
忽然想到,近來好多市民朋友都表示——我有好些年沒逛過那條曾是惠州最繁華的街道——步行街了。
一、含著金鑰匙出生的惠州步行街步行街1997年開工,1998年竣工,立即成為惠州炙手可熱的商業中心。為啥?
三大先天優勢讓港惠、華貿金山湖看到想自閉——
第一、北承國家級5a級景區惠州西湖天量客流
惠州西湖從有統計的時代開始,就是700萬的接待量,而2015年起,年接待遊客均超千萬;2021年春節期間全省景區預約人數排名第二。
西湖步行街最古老的創富故事就是一位擺小攤賣粽子的大嫂。就兩個籮筐,一天只出攤半天,一天能賣三四百個。沒幾年就在老家起了小洋房。
第二、步行街位處千年府城腹地
不說別的,步行街旁邊就有多少文保單位?如鍾家祠、余家祠、凌家祠和葉家祠等……看地圖怕是密密麻麻的。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給步行街注入了文化內涵,吸引了更多遊客
第三、步行街南連水東街
步行街短了點,延長個幾十米,就能到東江邊,文筆塔。過江就是如今惠州夜經濟的代表——水東街。
晚上不常出門的市民可能不知道,這是整個惠州夜間經濟最活躍的街道。社消零比港惠還高。
二、在時代發展中落伍的步行街步行街是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的產物,在規劃設計理念上就存在諸多不足,既不仿古,也不現代,規模既小,交通又不行,但是,這只是開了上帝視角才這麼說的,當時建設的時候可沒人知道中國會發展那麼快,惠州會發展那麼快。
在步行街故步自封的二十年裡,時代發生了巨大變化、商業形態發生了巨大變化、惠州發生了巨大變化——花邊嶺商圈百佳、人人樂相繼倒閉,天虹苟延殘喘,銀座無力挺進,而華貿港惠相繼崛起,隆生廣場苦心經營得見曙光、金山湖片區商圈新銳破圈指日可待……
唯有步行街毫無變化。
如果說有的話,那就是鋪租向華貿港惠比肩,客流不如人家一半,於是現在連環城西路的商鋪都出現了閑置的現象。
這裡要說一句——實體店鋪不是被網店乾死的,而是被二手房東害死的。
三、惠州步行街的未來就是西湖更新優化以現在的眼光來看,惠州步行街簡直無可救藥,但理性客觀來看,惠州步行街依然是惠州位置最好的商圈——惠州西湖風景名勝區、國家級5A級景區,人流量至少在2-3萬/日,節假日翻倍。
步行街、西湖麗日是西湖周邊唯一的購物地點。
這意味著什麼?
這已經不是天上掉餡餅了,而是直接下金砂!
人流量每日最低兩萬的地帶,商鋪還大規模虧本的,找遍全國也就僅此一家。
如果還不明白的話,我就換個說法,假如港惠明天不開門了,他們的人流量估計會掉到幾百人。但步行街和西湖麗日不會,他們門口經過的人流量依然還是過萬——即便他們什麼都不幹。
所以,步行街、西湖麗日運營成今天這個樣子,確確實實是自身的問題,是我們惠州人的問題。
四、惠州步行街的未來在哪裡?惠州步行街應該改、必須改。問題雖然在步行街自身,但根子卻在它最大的金主——惠州西湖。
步行街缺少什麼?或者說痛點是什麼?
交通不便、車位極度緊張。這同時是惠州西湖的痛點。
步行街面對那麼大的人流,卻留不住遊客一毛錢,為什麼?
商業形態低端、單一,別說消費,大部分人連看都不會看一眼。
平湖門過斑馬線那裡,橋西市場,是全惠州商鋪位置最好的地方。可惜幾個小攤販賣的是糯米糍,生意不錯,可惜西湖品牌就是被她們砸的。
不過換個角度來看,這也是好事,以後升級改造起來,搞個精品店,保障下食品安全衛生,就能把西湖美食品牌樹立起來。
為什麼搞步行街就要先實施西湖及周邊區域更新優化?
因為謀事幹事必須有系統思維,簡單地實施步行街改造,動的都是面子上的問題,根源上的問題不解決好,依然發展不起來。
西湖及周邊區域更新優化第一階段要乾的事,就是把暢通交通,打通西湖、步行街的任督二脈。
第二階段,就是把歷史文化注入步行街。這就需要大手筆來推動了。
錢從哪裡來?
企業。
但現在最大的問題在於步行街的業主——全盤改造升級會暫時影響收入,這個損失沒人想承擔。但不承擔這個成長的陣痛,步行街的租金就永遠上不去,不但租金少,商鋪的價值也不高。
這就是步行街的死循環。
這個時候,考驗的就是業主的眼光和政府的決心的時刻了。
和內容真實性,謹慎使用。